北美餐饮人专属的交流互助平台

您无需注册即可发帖,但注

册后可保留并编辑发帖记录

瑞幸咖啡蓝色鹿头标志近景,店内可见曼哈顿街景倒影,象征品牌以科技与效率形象进入美国市场。

美国茶饮市场趋势预测:星巴克大规模关店与中国茶品品牌出海的启示

美国茶饮市场正在经历一场严峻的变革。

2025年,咖啡巨头星巴克在北美掀起了罕见的大规模关店潮,几乎在同一时间,瑞幸咖啡、蜜雪冰城等中国茶饮品牌却排着队高调进军美国市场。

这一对比的背后,折射出美国饮品消费市场的深层变化。本文将深入分析星巴克关店背后的原因,探讨中国茶饮品牌在美国的发展现状,并为北美餐饮从业者提供实用的市场洞察与建议。

星巴克北美大规模关店(附关店名单在文末)

2025年下半年,全球咖啡巨头星巴克在北美宣告开启大规模关店。根据第四季度财报,星巴克在短短三个月内,关闭了全球六百余家门店,其中90%以上位于北美。

北美餐饮通统计,仅在美国市场,星巴克就有超过478家门店关闭。连同加拿大市场在内,北美合计关店数量超过530家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关店名单中不乏极具象征意义的门店——比如星巴克的起源地西雅图的旗舰烘焙工坊Roastery。

如此大规模、集中地关店,在星巴克的发展史上十分注目,引发了美国餐饮业对其背后原因和市场影响的广泛关注。

星巴克2025年北美关店数据分布图,加拿大关闭60家门店(占比11%),美国关闭478家门店(占比89%),其中加州、纽约州和华盛顿州为关店数量最多的地区。

星巴克关店背后的四大原因

1. 成本压力与业绩下滑

星巴克的大规模关店是该公司”重返星巴克”(back to Starbucks)转型计划的一部分。

由于全球通胀,阿拉比卡咖啡豆的价格在2024年上涨了70%,至今仍没有好转的迹象。与此同时,美国市场的人力、租金等成本也持续走高,严重压缩着商家的利润空间。根据数据:

  • 2025财年四季度,星巴克美国同店销售额同比持平
  • 客流量大幅下降
  • 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14.4%暴跌至2.9%
  • 公司连续六个季度销售下滑

星巴克管理层坦言,在众多竞争对手的夹击下,公司已难以像过去那样依靠提价转嫁成本。

2. 消费者消费趋于理性

高通胀和经济的不确定性使美国消费者愈发谨慎,对高价咖啡的热情已有所降温。许多消费者开始”消费降级”——寻找更便宜的咖啡来源或减少非必要的咖啡支出。

分析人士指出:”在当前竞争和经济环境下,星巴克的价格其实偏高。”当一杯动辄五、六美元的拿铁不再是年轻消费者的首选时,星巴克的溢价空间被大大压缩。

3. 消费模式与偏好转变

星巴克过去几年在北美开设了大量只提供外带服务的小门店,依靠移动点单、快取模式实现扩张。然而这一模式如今显得疲软——纯外带店对客户的吸引力正在下降。

消费者新需求:

  • 重视”第三空间”的体验价值
  • 希望在咖啡店获得舒适的堂食环境
  • 追求社交、放松的场所

针对这一变化,星巴克宣布将在2026年前投资升级改造超过1000家门店,打造更温馨丰富的店内体验。

4. 竞争格局变化

星巴克在美国本土正面临激烈的”咖啡因竞争”:

  • 平价咖啡:麦当劳、Dunkin’、以及新晋出海品牌瑞幸等以低价抢客
  • 精品咖啡:本地独立咖啡馆分流高端消费人群
  • 其他品类:功能饮料、奶茶等新兴品类崛起

这次快刀斩乱麻式的关店、收缩战线,正是星巴克为应对新竞争环境所做的必要调整。

中国茶饮品牌进军美国:现状与策略

近两年,一批来自中国的咖啡与茶饮连锁品牌开始在美国市场崭露头角,为相对固化的美式饮品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。

其中最受瞩目的是瑞幸咖啡和蜜雪冰城等“国民级”品牌,它们的出海动向在中美两地都引发了讨论。

瑞幸咖啡的美国扩张

2025年,瑞幸咖啡正式进军美国,并迅速在纽约曼哈顿开出数家门店。

核心策略:

  • 精准选址:直接”插旗”曼哈顿核心商圈和高校区,在星巴克腹地正面竞争
  • 数字化运营:简化收银台,鼓励手机App点单
  • 食客自助扫码取餐
  • 大幅削减人工和店面成本
  • 高性价比定位:首单仅需$1.99
  • 16盎司美式约$3.45
  • 通过优惠大幅降低用户体验门槛
  • 产品本地化:提供美式、拿铁等常规咖啡
  • 推出凤梨冷萃、椰奶拿铁等创新产品
  • 菜单中加入美国人钟爱的可颂
瑞幸咖啡(Luckin Coffee)美国纽约首家门店外观,店面位于曼哈顿商业街区,简约蓝白设计风格象征中国品牌登陆美国市场。

市场反馈:

开业初期门店外大排长龙,目前客流稳定。”低价+新奇”的策略成功俘获了注重性价比的上班族和学生群体。

蜜雪冰城的美国布局

2025年年底,拥有超过46,000家门店的蜜雪冰城将在纽约曼哈顿华埠开出全美第一家门店。

投资亮点:

  • 店面面积达2100平方英尺
  • 签下10年长期租约
  • 被《时代周刊》誉为”纪录级”行业事件

产品组合:

  • 招牌1-2美元甜筒
  • 各种水果茶、奶茶和软饮
  • Q弹配料

竞争优势:

  •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3.76亿美元
  • 强大的供应链和规模效应
  • 计划采用加盟模式加速拓展

这标志着中国本土餐饮连锁正在集体发力海外,过去由星巴克、麦当劳主导的全球餐饮版图正迎来来自东方的新挑战者。

茶饮与咖啡:竞争还是共存?

中国茶饮品牌的出海既包含存量市场的争夺,也包含增量市场的开拓。

存量市场争夺

瑞幸通过低价策略直接分流星巴克客户。对每天消费咖啡但预算有限的通勤族来说,瑞幸$3的折扣拿铁是星巴克的直接替代品。星巴克高管也将业绩压力部分归因于”外部市场的竞争加剧”。

星巴克美国门店实景照片,顾客在店内安静用餐,门口悬挂经典绿色LOGO,展现星巴克“第三空间”理念与品牌形象。

增量市场开拓

蜜雪冰城代表的奶茶、果茶品牌提供的是星巴克过去涉足不深的品类。这创造了一个”平行市场”:

  • 年轻人逛街时可能选择奶茶店而非咖啡馆
  • 培育了不同于传统美式咖啡消费的新习惯
  • “茶饮+软冰淇淋”新体验吸引不喝咖啡的消费者

因此,中国茶饮品牌是双管齐下:一方面通过价格战分走星巴克客流,另一方面在美国开辟新兴茶饮细分市场。

给北美餐饮从业者的四点建议

1. 拥抱品类多元化

茶饮在美国的受欢迎程度将继续走高,并逐步从亚裔社区走向主流市场。很多白领消费者的口味谱系会更丰富:早晨喝咖啡提神,下午再来一杯奶茶解馋。

实践建议:

  • 在菜单中引入茶饮元素
  • 考虑推出组合产品消费
  • 覆盖不同消费场景

2. 明确价格定位

市场将出现高端体验型和平价快饮型两极分化的格局。

两条路径:

  • 高端路线:提供难以替代、印象深刻的品质与氛围,打造沉浸式”第三空间”体验
  • 平价路线:在成本控制和供应链上发力,走薄利多销路线

千万避免走”高端但缺乏差异化”的中间路线。

3. 重视本地化与创新

成功要素:

  • 深入研究当地消费者偏好和法规环境
  • 及时调整产品甜度、口味和服务模式
  • 发挥高效研发优势,快速迭代新品
  • 在海外市场保持”快出招、勤练功”

瑞幸进入纽约即推出符合本地口味的新品,蜜雪冰城在多个国家验证产品接受度,都是值得借鉴的案例。

4. 强化跨文化营销

营销策略:

  • 讲好品牌故事,树立良好形象
  • 打造品牌记忆点(如蜜雪冰城的”雪王”吉祥物以及魔性的“你爱我,我爱你,蜜雪冰城甜蜜蜜”主题曲)
  • 充分运用TikTok、Instagram等平台
  • 让本地网红博主体验传播
  • 主动创造社群和传播话题

结语: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

美国茶饮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期。星巴克的转型和中国茶饮品牌的跨洋竞争背后,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:

  • 消费趋于理性
  • 多元文化交融
  • 新技术赋能业态创新和利润空间增长

未来展望:

可以预见,咖啡与奶茶茶饮将在未来的竞争中相互影响、共同丰富消费者的选择。谁能最快捕捉趋势、灵活应变,谁就能在美国新一轮的饮品竞赛中抢占先机。

对于北美餐饮从业者而言,这是充满挑战也是机遇无限的时代。倾听市场的声音,适时调整航向,才能在这一波浪潮中把握主动权,实现持续增长。

星巴克关店名单

选择版块
分享你的想法

Arrow as link

八卦交流

Arrow as link

餐饮招工

Arrow as link

店铺转让

北美餐饮通

餐饮人的  #交流中心

添加北美餐饮通
微信小助手

微信搜索:uscanyin
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:

北美餐饮通

餐饮人的  #交流中心

给管理员留言,我们将于48小时内回复

扫码或点击测算,或拨打电话: 657-254-5055